摒棄傳統思維 窺探新經濟價值 羅珏瑜青年組會員
2020年9月3日
撰文:羅珏瑜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青年組會員 華坊諮詢評估執行董事
初創企業沒有市盈率(P/E)、市賬率(P/B),評估師是如何得知其價值?而投資者又基於什麼準則進行投資?
傳統上,要進行股權評估,很多人都會參考這些傳統財務比率,但這方法一般只適用於業務已步入穩定期的公司。 反之,業務處於快速增長階段,甚至仍處於研發階段的初創企業,單純參考這些傳統的財務比率並無太大意義。
初創企業的價值,來自未來,企業今天的價值是反映其未來盈利能力的指標。因此近年不少學者會建議參考與未來有關的財務比率,例如PEG(PE to Expected Growth),即本益成長比,又稱動態股價收益比,其計算方式是以市盈率除以淨利潤增長率,用之計算企業之未來潛力。
再舉一例,對於某些與用戶量掛勾的初創企業,評估師會參考現有用戶的數量及質素(Price to No. of user)來決定這企業的價值,有質素的用戶數量越多,企業便越有價值,情形有如分析師比較傳統的電訊公司業務時,會參考其「每用戶平均收入」。
而計算投資回報率也不再是純粹參考傳統的ROI(投資回報率)。舉個例子:廣告相關的行業,有個財務數據為ROAS(廣告投資報酬率),即每美金的廣告花費能帶來多少收入。香港有家初創企業名為「掌舖」,其主要業務為軟件即服務,向企業提供開設網店的平台技術支援。有用戶曾用1,000元投放網絡廣告,就獲得2.1萬元的銷售額,即21倍ROAS,因此使用ROAS來計算其價值比ROI會更準確。
世界在變,經營模式也在變,評估師固然不能再固步自封,面對瞬息萬變的資本市場,我們也需要認真思考,是否該繼續按傳統的思維甚至依靠自身的第六感來決定價值?
(文章為筆者個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