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會支持「明日大嶼」 加快前期規劃刻不容緩
房屋及土地政策一直備受市民關注,面對樓價及租金不斷上升,不少低收入家庭無法置業亦未能承擔高昂的租金,居住環境較差的劏房應運而生,加劇社會矛盾。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支持特區繼續推進「明日大嶼」計劃,透過大幅度填海造地,既可作完整規劃,又可增加市民居住面積,紓緩長期困擾香港的房屋及土地供應問題。
香港人口持續增長,人口頂峰將是2051年的接近886萬人,市民對土地的需求只會日益增加,不會減少。加上,與其他國家及城市相比,香港人均居住面積只有170平方呎,遠遠落後內地、新加坡等地,要為下一代創造更理想的居住環境,有必要盡快展開計劃相關的初期研究。
專資會明白市民對造價的擔憂,惟政府已多次強調6,000多億元非一次付清,而是攤分20至30年支付,每年平均約數百億元,相對政府每年財政支出預算4,000至5,000億元,政府絕對有足夠財力承擔。第一階段交椅洲填海造地1,000公頃,將提供4,000多萬平方呎商業樓面及約20萬個房屋單位,商業土地收入加上私人住宅用地,預計項目20年內可帶來9,700億元至1.14萬億賣地收入,遠高於項目的預計成本。
對於社會部分意見指,開發棕地只需330億元,更具成本效益。事實上,政府早已向提出,以每平方米計算,人工島的填海成本與發展棕地或新市鎮時,收回私人農地的補償金其實相若。而且填海能一次性創造大面積土地,規劃出完整新都會,為香港帶來比經濟以外更大的效益;相反棕地及其他土地選項只能提供分散、較小面積和受制於毗鄰已發展的土地,發展後或未能為社區提供理想的生活配套。
雖然香港對「明日大嶼」這類策略性基建項目有豐富經驗,也有完善的行政和法定程序,但亦無可避免是一個長期及複雜的過程,單是進行全面的規劃、工程及環境影響研究已需時數年。專資會冀望政府盡快為「明日大嶼」進行全面和綜合的整體研究,取得科學和客觀的數據和資料,並以專業角度向市民宣傳及講解,項目為香港長遠發展帶來的好處,同時增加財政透明度,按時向公眾匯報進度,釋除市民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