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智能手錶的醫療應用 鄧淑明創會會員
2022年11月2日 撰文: 鄧淑明博士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創會會員 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系、社會科學學院地理系及建築學院客席教授
智能手錶既能偵測血壓、心跳、睡眠質素等健康狀況,又可作如提醒服藥、鼓勵運動等的温馨提示,如配合數據分析,更可及早防範糖尿病等慢性病,難怪這類型的穿戴裝置近年來大受歡迎。
市面上的智能手錶大致分為兩類:一種以保健為目標,準確度不一;另一種聲稱可達醫療級別,運用如光電容積描記(PPG,通過光透射或反射測量心率),所得數據準繩度高,並能透過人工智能算式,偵測用戶的壓力、心律等,有需要時會發出警示。隨著現代人對健康的追求提高,專業級智能穿戴裝置的需求也提升。根據顧問公司德勤的研究,專業級穿戴式智能裝置在未來幾年,每年會有近兩成增長,2024年的全球出貨量預計比2021年將多近九成。
然而,即使智能裝置報稱收集的數據如何專業和精準,但基於不同用戶的配戴習慣,例如有些用戶喜歡把智能手錶或手環寬鬆地戴上,有些則戴於腕骨的位置,都會影響數據讀取的穩定性和精確性。而且,智能手錶的數據大都未接駁醫療系統,醫生如要應用,只能靠人手輸入,大大減低使用的動力,所以醫生一般只把這些智能手錶作參考用途。
現時,全球積極研究穿戴裝置的醫療應用,但私隱及網絡安全問題卻仍存挑戰。不少程式的定位都在醫療監管架構之外,並以免費招徠,背後可能着眼用戶資料的商業價值。去年,更曾發現多達6,100萬的客戶紀錄,包括姓名、出生日期、體重、身高、性別被上載,毋須密碼都可以瀏覽,令人擔心個人數據的應用得不到保障。
在疫情下的兩年間,香港多間大學對穿戴式智能裝置的使用研究增加,範疇涉及監測隔離期間確診者的生理變化、遙距醫療系統和傳感器協作、為患者作遙距治療等,可謂踏出突破性的新一步。展望未來,我期望各界能在私隱、裝置的準確性、醫療系統兼容性等問題提出解決方案,使穿戴裝置能在醫療服務上有更廣泛及有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