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會《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發展機遇》研究報告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專資會)2022年委託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簡稱綜研院)進行《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產業發展與人才需求及香港專業人士發展機遇》研究,主要了解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發展的實際困難及競爭優勢,為下一步內地和香港特區政府優化政策提供決策參考。
受專資會委託,綜研院團隊委託國內知名線上招聘平台智聯招聘引用2018年至2021年的數據進行發掘與深度分析,同時通過線上方式與不同行業香港專業人士進行訪談,並對大灣區內地九市的產業重點以及人才政策進行評估。這是香港首個利用職位大數據呈現和分析大灣區內地九市發展機遇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調查結果指出:
行業及職位需求方面,互聯網行業、半導體及積體電路、電子商務、電腦軟體等寫進了大灣區絕大多數城市的“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之中,導致電子/半導體/積體電路領域人才需求的不斷上漲;IT產業、電子商務等行業職位需求增長較快。(見表一)
求職者在廣州和深圳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這與廣深兩市外來人口流入多、薪酬吸引力高、政策導向力強、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等因素有關。東莞、佛山、珠海、惠州四個城市為次激烈競爭城市;江門、肇慶和中山為大灣區九市中求職競爭相對溫和的城市。
2021年,深圳是最受香港求職者歡迎的城市,無論是灣區內地九市還是全國排名,深圳市名列第一。廣州在大灣區內地九市中最受歡迎排名第二,但全國範圍內受歡迎程度不如北京及上海。
薪酬水平方面,整體逐年增長,個別城市存在逆向。深圳招聘薪酬最高,廣州和珠海分列2、3名。
學歷和資歷等要求方面,絕大多數招聘的行業及職位僅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崗位專業方面,需求量最高的是工商管理類和外語類。
具有資歷優勢。香港求職者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擁有5-10年工作經驗的比例達到38.82%;其次為10-15年工作經驗,比例為21.72%;這兩組群體佔比已超總體香港求職者的半數(見表四)。
具有語言優勢。部分企業對求職者語言水平有具體要求,2018-2021年間企業發布簡歷前50個需求行業中,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比例最高。
專業契合大灣區內地企業需求。數據表明,企業傾向於招聘具有行政能力、外語能力及較強溝通交流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根據香港求職者最高學歷畢業專業統計,前六名分別為工商管理、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學、市場營銷與英語,這些專業學科能夠適應大部分工種。
具有薪酬優勢。2013至2021年間香港求職者在大灣區第一份工作獲得的薪酬從2013年的平均每月7962元人民幣上漲至2021年的平均每月13395元人民幣,與大灣區內地求職者一直保持兩千元/月以上的領先水平。
具有政策利好優勢。從不同城市“十四五”規劃看,高端專業服務業是大灣區內地九市的發展重點,各市既重視本地專業服務的提升,也強調與香港合作、吸引香港專業服務人士。法律行業被提及最多,在七個城市的“十四五”規劃中均有提及;其次為會計/審計行業,被六個城市提及;管理諮詢、人力資源、檢驗檢測認證、教育、建築、稅務等被提及兩次。
基於以上數據分析、政策評估及實證調查後,本會提出七項政策建議,期望供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參考。包括:
(一) 建議特區政府以前瞻性思維,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與未來人才需求,編制實施香港專業人士長遠發展策略,作為支持香港專業人士發展的基礎性政策指導。
(二) 建議成立香港專業人士大灣區發展諮詢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就增強香港專業人士競爭優勢、拓寬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空間等提供意見建議。
(三) 建議特區政府檢視駐內地辦事處的角色、工作成效、設點布局及可以提供的服務等事宜,強化特區政府駐粵辦事處服務專業人士的功能,為香港專業人士鏈接就業機會資源。
(四) 支持和鼓勵香港各專業和跨專業協會、推動香港與內地專業交流及專業人才流通的機構,到大灣區內地九市設立分會,如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推動香港、內地、國際專業人士及資深行政人員深度交流。
(五) 建議推動擴大香港專業服務管理模式試點適用範圍。進一步推廣香港建築師負責制、積極推進會計師職業資格互認、支持發展“聯盟式”“候鳥式”跨境醫療服務,以及爭取進一步推進跨境執業便利化。
(六) 建議加強與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平臺對接,爭取為香港專業人士創造更多交流機會,以及加強粵港線上服務平臺合作便利辦理行政事務,如可在香港貿發局GoGBA等線上服務平臺搭建連結與廣東省有關部門或機構的專門視窗。
受專資會委託,綜研院團隊委託國內知名線上招聘平台智聯招聘引用2018年至2021年的數據進行發掘與深度分析,同時通過線上方式與不同行業香港專業人士進行訪談,並對大灣區內地九市的產業重點以及人才政策進行評估。這是香港首個利用職位大數據呈現和分析大灣區內地九市發展機遇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調查結果指出:
(一) 大灣區內地九市就業市場供需情況
總體需求方面,在國際形勢多變、國內和區域經濟發展動能變弱的疊加因素影響下,企業經營政策更為謹慎,傾向於減少招聘職位以求在逆勢中保存企業競爭力。 行業及職位需求方面,互聯網行業、半導體及積體電路、電子商務、電腦軟體等寫進了大灣區絕大多數城市的“十四五”產業發展規劃之中,導致電子/半導體/積體電路領域人才需求的不斷上漲;IT產業、電子商務等行業職位需求增長較快。(見表一)
求職者在廣州和深圳面臨的競爭壓力較大,這與廣深兩市外來人口流入多、薪酬吸引力高、政策導向力強、市場環境不斷優化等因素有關。東莞、佛山、珠海、惠州四個城市為次激烈競爭城市;江門、肇慶和中山為大灣區九市中求職競爭相對溫和的城市。
2021年,深圳是最受香港求職者歡迎的城市,無論是灣區內地九市還是全國排名,深圳市名列第一。廣州在大灣區內地九市中最受歡迎排名第二,但全國範圍內受歡迎程度不如北京及上海。
薪酬水平方面,整體逐年增長,個別城市存在逆向。深圳招聘薪酬最高,廣州和珠海分列2、3名。
學歷和資歷等要求方面,絕大多數招聘的行業及職位僅要求大專以上學歷;崗位專業方面,需求量最高的是工商管理類和外語類。
總體供給方面,2018-2021年大灣區內地九市企業簡歷接收量呈現 “倒V”型趨勢。求職者對“財務”崗位的興趣最大,佔整體簡歷投遞數的10.1%。分城市觀測,在深圳、廣州和珠海求職者投遞的崗位主要是偏“服務”性質,體現出服務業在深圳、廣州和珠海三地的經濟結構中佔比較高;而在佛山、東莞和惠州等大灣區其他六市,求職者崗位投遞數量靠前的均有“普工/技工”這一職位,表明製造業在這些城市的經濟結構中仍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企業職位發佈量在2019年後止跌回升,但求職者投送簡歷的數量一直在減少,導致2020和2021年求職競爭壓力減緩。這意味著對求職者而言,競爭對手減少,可能更容易找到工作;但對企業而言,可選的人才也相對減少。(見表二)
(二) 香港求職者在大灣區內地求職市場具六大競爭優勢
具有高學歷優勢。絕大多數尋求大灣區就業機會的香港背景人士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佔比最高的學歷區間為碩士(含MBA/EMBA),比例高達64.60%(見表三)。港求職者的高學歷在求職階段能夠獲得比較競爭優勢,積累一定經驗後上升空間更為廣闊。 具有資歷優勢。香港求職者多具有豐富工作經驗。擁有5-10年工作經驗的比例達到38.82%;其次為10-15年工作經驗,比例為21.72%;這兩組群體佔比已超總體香港求職者的半數(見表四)。
具有語言優勢。部分企業對求職者語言水平有具體要求,2018-2021年間企業發布簡歷前50個需求行業中,對英語能力的要求比例最高。
專業契合大灣區內地企業需求。數據表明,企業傾向於招聘具有行政能力、外語能力及較強溝通交流能力的“複合型”人才。根據香港求職者最高學歷畢業專業統計,前六名分別為工商管理、金融學、會計學、經濟學、市場營銷與英語,這些專業學科能夠適應大部分工種。
具有薪酬優勢。2013至2021年間香港求職者在大灣區第一份工作獲得的薪酬從2013年的平均每月7962元人民幣上漲至2021年的平均每月13395元人民幣,與大灣區內地求職者一直保持兩千元/月以上的領先水平。
具有政策利好優勢。從不同城市“十四五”規劃看,高端專業服務業是大灣區內地九市的發展重點,各市既重視本地專業服務的提升,也強調與香港合作、吸引香港專業服務人士。法律行業被提及最多,在七個城市的“十四五”規劃中均有提及;其次為會計/審計行業,被六個城市提及;管理諮詢、人力資源、檢驗檢測認證、教育、建築、稅務等被提及兩次。
基於以上數據分析、政策評估及實證調查後,本會提出七項政策建議,期望供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參考。包括:
(一) 建議特區政府以前瞻性思維,結合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與未來人才需求,編制實施香港專業人士長遠發展策略,作為支持香港專業人士發展的基礎性政策指導。
(二) 建議成立香港專業人士大灣區發展諮詢委員會,主要職能是就增強香港專業人士競爭優勢、拓寬香港專業人士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空間等提供意見建議。
(三) 建議特區政府檢視駐內地辦事處的角色、工作成效、設點布局及可以提供的服務等事宜,強化特區政府駐粵辦事處服務專業人士的功能,為香港專業人士鏈接就業機會資源。
(四) 支持和鼓勵香港各專業和跨專業協會、推動香港與內地專業交流及專業人才流通的機構,到大灣區內地九市設立分會,如珠海橫琴、深圳前海、廣州南沙等,推動香港、內地、國際專業人士及資深行政人員深度交流。
(五) 建議推動擴大香港專業服務管理模式試點適用範圍。進一步推廣香港建築師負責制、積極推進會計師職業資格互認、支持發展“聯盟式”“候鳥式”跨境醫療服務,以及爭取進一步推進跨境執業便利化。
(六) 建議加強與大灣區內地九市創新創業平臺對接,爭取為香港專業人士創造更多交流機會,以及加強粵港線上服務平臺合作便利辦理行政事務,如可在香港貿發局GoGBA等線上服務平臺搭建連結與廣東省有關部門或機構的專門視窗。
(七) 積極開展“機遇推廣”系列活動。建議特區政府開展以機遇推廣為核心的宣傳推廣活動,可通過例如舉辦招聘會、商務研討會、提供行業參觀機會、到大學舉辦講座,以及綜合運用網路平臺等不同方式和管道宣傳香港專業人士到大灣區發展的機遇。
(表一) 行業需求Top 5
(表二)近年九市求職競爭壓力減緩
(表三) 香港求職者學歷背景
(表四) 香港求職者經驗佔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