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發展家族辦公室財富管理服務 推動兩地跨境閉環管理

2024年9月 撰文:鄺正煒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長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滿五周年,粵港澳三地政府在科研創新、產業協作、大型基建互聯互通、重大合作平台建設等各方面均取得飛躍式發展。筆者冀望特區政府能在此基礎上加強發展家族辦公室的財富管理服務,推動兩地跨境閉環管理,進一步推動香港的金融發展。



新加坡等亞洲金融中心於疫情期間在發展家族辦公室方面取得長足進步,為香港的私人財富管理行業帶來競爭壓力。同時,包括大灣區城市在內的內地地產、股市、生意往來等都不景氣,很多資金想尋求出路,故現在是香港發展家族辦公室的財富管理服務的好時機,相信有關發展對香港經濟有重大益處。



根據香港現有政策,在滿足相關條件的情況下,家族投資控股工具(FIHV)的稅制將為超高淨值個人及其家庭成員從FIHV相關交易中取得的應課稅利潤提供0%的稅率。為促進家族辦公室業務在香港的發展,建議特區政府向內地甚至國外加強宣傳上述賣點,特別是內地及東南亞的國家,以解決他們面對匯率限制以及不想交稅的顧慮,相信香港的相關政策正好提供合適條件,能夠協助境外資金向香港稅務局報稅的同時,亦毋須繳交稅款。



不少內地文化體育團體希望在香港成立基金以推廣文化體育,但內地資金調撥至香港或亞洲其他地區存在困難,更難以在不同地方進行投資,需要在法例及相關配套政策上加以完善。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商討,嘗試通過閉環式運作,讓內地資金更容易南下,以完善包括發展慈善服務在內的財富管理服務系統。閉環管理的好處是讓內地放心把資金交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處理及運作,亦方便管理相關操作。從香港的投資角度來看,此舉亦有利互惠基金投資於不同產業、區域、行業及市場。家族辦公室的跨境理財服務除了透過閉環式財富管理之外,亦可讓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加大額度,有助中國繼續開放金融市場和推動家族承傳國際化。



再者,隨着人民幣國際化的不斷推進,各項有關跨境人民幣業務政策的推出,跨境人民幣業務持續增長,人民幣作為跨境支付的國際貨幣之一越來越受國際社會歡迎。建議特區政策再次研究建立一個類似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或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的人民幣清算系統,進一步整合現有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結算管道和資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



近年資本項目及資金通道開放了不少,惟近期金融市場動盪,加上國家對資金管控寬進嚴出,導致資金流動下降。有見以人民幣為代表的非傳統國際貨幣日益受到各國青睞,香港作為最大的人民幣離岸資金池及貿易結算樞紐外,還是中國聯通世界的橋樑,擁有健全的法律及監管制度等優越條件,有助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建議特區政府進一步提升香港的橋樑作用,加強與內地金融機構的合作,共同開發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及投資工具,使品種多元化,建構一個更全面的離岸人民幣生態系統,吸引更多人民幣留在香港;香港還可以發揮超級聯繫人作用,促進中國與各國的互利貨幣合作,提升人民幣作為國際貨幣的功能,例如拓展中東和東盟等新興市場,提供更多符合當地投資者需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此外,應對氣候變化是當今最迫切的議題,碳交易市場將發揮重要作用。建議特區政府藉由大灣區聯通境內外的優勢,加強銜接國際標準,將大灣區設置為聯通內地與國際碳市場的中樞,利用香港金融優勢及創新碳金融產品,為內地建設碳市場提供參考,並服務內地實體企業。建議特區政府與內地商討建立大灣區應對碳關稅的風險應變中心,總結境內外應對碳關稅的先進經驗,並搭建碳關稅建言資政平台,以及於大灣區試辦跨國碳交易與數位人民幣結合,協助人民幣國際化。



香港在「一國兩制」下,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更是國際企業進入大灣區的重要門戶。冀望香港可以在大灣區發揮自身優勢,推動區域於經濟方面的發展,服務國家所需,盡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