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包容 開拓可持續發展新篇章 鍾智斌會員

2025年2月18日 撰文:鍾智斌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會員 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會員 香港營造師學會註冊營造師 國際可持續發展協進會認可ESG策劃師 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博士研究生



上回探討了展覽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與可持續發展的挑戰。今天,我想分享一個令人振奮的項目,展現了如何將包容性、創新和社會責任融入大型公眾活動中。作為項目主要策展人,我參與了這個為期兩個月的創新項目。目標是重新定義公共娛樂空間的概念,打造一個真正包容且具社會意義的體驗。

為確保友邦嘉年華對所有人同樣友善且易於參與,我構思了「順豐速運A巴」項目——全港首部專為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社群設計的移動社區空間。這個創新概念將退役巴士改造成多功能空間,採用讓自閉症人士感到舒適的藍綠光源,並將座椅改裝為無間隔設計。巴士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設有展覽區和聲音體驗區,上層設有寧靜室。團隊同時為工作人員提供了ASD互動培訓,確保整個嘉年華都能為神經多樣性人士提供適當支持。 「順豐速運A巴」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教育平台。團隊設計了一系列互動體驗,讓公眾親身體驗自閉症人士面對的日常挑戰。在項目過程中,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的同學進行了超過200次與ASD社群的研究訪問,確保設計滿足他們的需求。基於調研結果,開發了香港首個專為自閉症群體設計的場地配套指南《3S通》,從社交、感官和自主三個方面為場地設計提供指引。通過舉辦超過20場藝術共融活動,項目成功加深了公眾對自閉症的認識,推動了社會共融文化的發展。


「順豐速運A巴」的設計考慮到了長期使用的可能性,採用可重複使用的材料建造,減少浪費。未來計劃將這輛巴士部署到其他活動和本地景點,延長其影響力。這個項目的成功離不開與各方的緊密合作,包括主辦方及贊助機構等企業夥伴,以及自閉症相關的非政府組織。這種跨界合作模式為未來類似項目提供了寶貴的範例。


作為致力於社會創新的策展人,我深信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將繼續探索如何利用藝術、設計和科技來應對社會挑戰,創造更多有意義的項目。誠摯邀請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打造一個更包容、更有意識、更具韌性的社會。

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創新與包容不僅是一種選擇,更是推動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順豐速運A巴」項目展示了一個可複製的模式,為其他公共場所提供了參考,相信未來將看到更多類似的創新項目,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包容和可持續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