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資會順利選出新一屆理事會成員 暨「兩會論壇」交流晚宴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於2025年3月24日舉行周年會員大會,順利選出第十九屆(2025-2026年度)理事會成員,鄺正煒工程師, JP連任新一屆會長,吳長勝工程師連任常務副會長。

鄺正煒表示,對於連任會長一職感到十分榮幸,感謝各前會長、理事會成員及會員的鼎力支持,讓專資會茁壯成長。現時該會已凝聚逾860名來自各專業及行業的領袖和精英,會員包括1名全國人大常委、32名全國人大代表、4名全國政協常委、2名政協專委會副主任、25名全國政協委員、34名立法會議員、13名區議員。未來會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的優勢,與各界攜手推動香港改革創新、再創高峰,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在周年會員大會後隨即舉行了「兩會論壇」交流晚宴,是次活動吸引約80位嘉賓、會員及友好出席,由該會7位出席北京全國兩會的理事會成員擔任分享嘉賓,包括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創會會長、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前會長、全國政協委員黃錦輝副會長及吳宏偉副會長、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理事及楊德斌理事,以及全國政協委員劉智鵬理事,與一眾會員分享兩會相關訊息。分享環節由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前會長主持,他提到國家在「拼經濟」的同時,推進科技強國建設亦甚為重要,香港需要抓緊有關機遇,共同推進有關發展。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容永祺表示,香港具有「一國兩制」優勢,與國際有不少往來聯繫,在經濟、文化體育藝術、教育等各方面亦可以與全世界交流,在深化國際交往合作方面具備獨特優勢,可協助國家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與深化改革,並協助促進人才、資金、技術和投資,及說好香港和中國故事。他指,兩岸三地均設有故官博物館或博物院,可就故官文化、展品等互相交流,有助深化與台灣的交流,推進國家和平統一。

全國人大代表胡曉明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涵蓋醫療、教育等各範疇,亦是引領發展的「指路明燈」,如報告提到的「兩重」建設與「兩新」工作甚為重要,而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也值得關注。他亦指,政府工作報告亦提到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包括釋放文化、旅遊、體育等消費潛力,而香港同樣需要思考如何進一步推進有關方面的發展,同時為國家作出貢獻。

全國政協委員黃錦輝提到,今年政府十大工作任務排在首位是擴大內需,反映國家因時及因地制宜進行規劃,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根據實際需要決定權重。全國政協委員吳宏偉提到,要成為教育強國、人才強國、科技強國,需具備強大的好生源,建議香港積極打造小學、中學、大學全過程國際化培養體系,並成立香港與中西部大學聯盟,吸引更多優秀學生。他建議建設香港中國綜合性科學館,及創辦中國版「戈登會議」,逐步打造具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學術會議體系。全國政協委員劉智鵬則指,兩會主要精神包括進一步推進教育建設,而習近平國家主席在會見教育委員時亦提到「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他續指,在進進建設的過程中,人的品格仍是重點。而在科技發展迅速的同時,人的道德亦會受到考驗,故品格亦值得關注。

全國人大代表冼漢廸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速度超乎想像,冀香港可以參與其中,建議「人工智能+」可配合金融、生命科技等香港強項共同發展,有望衍生更大化學作用。智能機械人亦具備發展潛力,建議在香港研發並在灣區其他城市試行及量產,利用各地的長處進一步推動灣區融合。全國人大代表楊德斌提到,香港要維持傳統優勢,也要發展新優勢,故應思考如何推進數字產業化及產業數字化,除了開發未來產業及善用數字化技術提升傳統產業以外,也要推動數字資產、數據流通等發展,以及在數字貿易方面如何聯通國際為國家「走出去」。

吳長勝常務副會長在致謝辭時感謝7位分享嘉賓帶來精彩的分享,並提到今年兩會多次提及香港,充份體現中央對香港的重視,為香港長遠發展注入「強心針」。兩會相關報告提及的政策及部署,對香港的發展意義重大,是次分享會可讓參加會員進一步理解兩會對香港的重要意義,促進各位與專資會繼續攜手推動香港更好對接國家發展戰略。